爱琴海是希腊早期文明的摇篮,这一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30年之间,其具体包括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各岛、希腊半岛及小亚细亚西部地区。
爱琴文明在地中海沿岸各民族的文化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繁荣于爱琴海沿岸、塞蒲路斯岛、基克拉季斯岛、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克里特岛,它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是地中海东部的中心,先成为了爱琴文化的中心。
克里特人精于冶炼贵金属及青铜,生产丰富的陶器,并向小亚细亚、埃及、伯罗奔尼撒以及西方出口金银制品、武器及青铜铸块等。此外,宫殿建筑是克里特岛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后期爱琴文化的重心则逐渐转移到希腊半岛的迈锡尼,成为早期希腊文明的摇篮。迈锡尼的卫城建筑在群山环绕的高地上,著名的狮子门就是这座城塞的主要入口处。同时,圆顶墓、壁画、浮雕都成为迈锡尼建筑艺术的显著特色。
由于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先后成为爱琴文化的两大中心,所以爱琴文化又称为“克里特一迈锡尼”文明。大约公元前1200年左右,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就发生在迈锡尼文明时期。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为首的希腊联军经过十年的战争,终于攻陷了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也许就是这一旷日持久的战争耗尽了迈锡尼文明的元气,不久,现代希腊人的祖先多利安人大规模南侵,一个接一个地摧毁了迈锡尼文明的城邦。
迈锡尼文明衰落后,希腊半岛开始进入另一个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