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是不是已经在企业就业的大学生,就不能报考事业编啊

admin

不是在企业不能报,而是当时你就业的时候可能没有经过推荐函推荐、持《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报到?

下面是就业部分相关政策,你可以学习一下。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从择业程序的角度讲,着重应了解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工作程序;二是毕业生本人在择业过程中应做好的工作。了解这些情况,可以使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整体有一个把握,以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取得主动,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一)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

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主要由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组成:教育部主管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委负责本地区和本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地(市)和县(市)负责本地区的毕业生接收安排等就业下作;学校负责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教育部作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每年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一个整体的布署和日程安排;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做出工作计划;学校按照上级主管工作部门的要求具体安排、落实就业工作;各毕业生就业部门按照下列工作程序开展工作。

1、调查研究和政策制定

教育部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方针、政策,在对年度国民经济举展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确定年度的就业工作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各部委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制定出本地区、本部门所属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意见。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省政府、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每年召开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

2、毕业生资格审查和生源统计

这项工作首先在学校进行:一是将毕业生名单同原招生录取审批表逐一核对,看是否属于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学生;二是将毕业生名单与学籍表核对。看是否属于取得学籍的学生;三是将毕业生名单与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核对,看是否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取得毕业生资格、在按照上述几个步骤逐一核对无误的情况下,将生源统计情况上报省级主管部门,由其复查,核实认可,作为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的依据、

3、为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信息

各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以及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进行收集,经过汇总、分析、分类,向毕业生发布。同时,适时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形式多样的毕业生供需双向选择见面会,为毕业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需求信息。

4、进行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学校承担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重点是加强对毕业生在就业形势政策、素质培养、心理调适和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5、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各学校在完成全部教学计划后,一般在6月份,根据毕业生就业协议和毕业生生源名单,形成毕业生就业建议方案,【报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此次为第一次办理就业报到手续。一般情况下,除了直接到一些有独立人事权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外,其他到各厅、局、委和地、市人事局或教育局毕业生千作部门的毕业生以及省外院校到本省的毕业生还将进行二次或三次就业报到手续的办理

离校前的相关工作

离校手续的办理是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前要完成的必备环节。离校前,毕业生需要做好毕业生鉴定工作,填写《毕业生登记表》,领取《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以便能够顺利离校,走向新生活。

(一)认真做好毕业生鉴定工作

毕业生鉴定是对毕业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综合情况的一个总结;是毕业生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生鉴定至关重要,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1、毕业生应认真做好自我鉴定

自我鉴定是毕业生对自己在校期间的一次全面认识、评价和总结。那么,如何做好毕业离校前的自我鉴定呢?

(1)自我分析

在动笔以前,要认真、全面、客观地自我剖析,将自己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力求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2)他人分析

一般来说,一个人要达到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实属不易。为此,不妨多听一听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同学之间几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互相比较了解,临别之际,能讲出许多有益的肺腑之言。老师则从师生角度对所教的学生有所观察、了解、认识。注意吸取他人的意见,对写好自我鉴定无疑会更有帮助和启示。

(3)写实为主

有些毕业生进行自我鉴定时往往落人空话连篇的俗套,甚至优缺点都跟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自我鉴定材料,用人单位看了不仅毫无印象,甚至会置之不理。所以,自我鉴定应该以写实的方式,简要而又具体地概括出自己的主要优缺点,坦率地写出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会显得你更加诚实可信。

(4)态度认真

有的毕业生对做好自我鉴定思想上不重视,态度不认真,写出的自我鉴定材料马马虎虎、字迹潦草、不能成文。自我鉴定材料实际上就是很好的“自我推销广告”,用人单位考核录用毕业生,凡是自我鉴定材料写得马马虎虎,字迹潦草,甚至错字连篇、语句不通者很难被录用。

自我鉴定的内容代表了一个人的过去,而自我鉴定的态度则预示着一个人的未来,希望每个毕业生都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我鉴定。

2、学校对毕业生应给予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鉴定

学校要在毕业生个人鉴定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按照培养目标,组织同学、老师进行认真评议,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力求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准确无误。同时,要注意突出特点,切忌千篇一律。

(二)认真填写《毕业生登记表》

《毕业生登记表》包括毕业生基本情况、个人总结、组织鉴定等内容,是毕业生综合情况的记载,是毕业生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毕业生档案的主要材料。因此,毕业生要按照每个栏目要求的具体内容实事求是的认真填写。学校要认真核实《毕业生登记表》的各项内容,要以对国家负责、对毕业生负责的态度严肃对待。

(三)办理离校手续

办理离校手续一般要在毕业生离校前的一周内,按照各自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一般来说,程序如下。

1、毕业生到所在院系领取毕业生离校通知单,认真填写自己的系别、专业、班级和姓名。

2、毕业生到学校的图书馆或图书资料室归还自己借读的图书报刊、资料等,并交还图书资料借阅证。如若将学校的图书、报刊、资料损坏或丢失,应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3、毕业生到学校财务部门核对、结清自己应该交纳的一切费用。对于享受国家助学贷款或学校贷款的毕业生,应按规定或协议办理偿还手续。

4、毕业生到学校的总务后勤部门退还自己使用的桌凳等公共物品,归还体育器材等。若有损坏,应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5、毕业生到学校的党委组织部门或团委办理自己的党团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6、毕业生到学校的有关管理部门交还自己的学生证和校徽等有关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

毕业生按照以上程序办理完手续,并且以上每个工作部门都加盖公章后,方可领取《就业报到证》。

(四)办理和领取《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毕业生必须使凰由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审核、打印、签发的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厅(局)和各省辖市所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到省辖市就业的,由厅(局)和各省辖市负贡打印并签发由省教育厅印制的《河南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简称《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用人单位凭《毕业生就里报到证》接收毕业生。公安部门凭《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办理和领取《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的程序如下。

1、毕业生就业手续一般由学校到省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办理,采用集中办理和分期分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毕业前联系到就业单位的,由学校集中到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集中办理时间一般在6月份至7月份上旬。在毕业后国家规定的择业期内,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后交到学校,由学校定期到省就业主管部门办理。

2、到省直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在办理就业手续时,同时应持省人事部门核发的《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卡》。到省直非国有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由省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直接介绍到接收单位。需要实行人事代理的,由用人单位到省、市、县人才交流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3、从普通高等院校选调到乡(镇)机关工作的应届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手续,凭省委组织部省选调生录用通知办理;考取省直机关公务员的毕业生,凭接收单位证明和国家公务员录用手续办理。

4、每个毕业生办完全部离校手续后,应根据学校规定的时间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领取《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5、毕业生领取《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后,到学校的有关部门领取户口迁移证,方可到用人单位报到。

6、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以将《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直接开回生源地自主择业,也可以在国家规定的两年择业期内继续择业,择业期满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可将《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开回生源所在地自主择业。

五、报到手续的办理

毕业生在领取《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等有关证件之后,即可持《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这一阶段是就业工作的最后阶段,它主要包括报到手续的办理、用人单位的接收和安排工作岗位、毕业生户口关系的迁转、毕业生档案的转移等。

(一)报到手续

1、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有关规定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国家对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规定如下。

(1)毕业生持《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予以办理接收手续和户籍关系。

(2)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时安排工作岗位。

2、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时应注意的事项

(1)离校前,毕业生应检查毕业离校手续是否已办理完毕。首先,要看报到证、户籍关系、党团组织关系、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是否已领取(有些学校将这些证件随档案发到用人单位,由毕业生前往用人单位领取);其次,要认真核查这些材料、证件上的姓名、性别等栏目填写准确无误后,方可离校,以免给报到时带来不便。

(2)报到途中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尤其是上述证件,一旦丢失,将带来许多麻烦。

(3)毕业生应按《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上开具的报到地点、单位,在报到期限内前去报到。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前去报到者,要主动向用人单位发函说明并请假。

(4)报到后,按用人单位的规定,一般要经过一段试用期考察,签订劳动合同,即已成为该单位的正式职工。毕业生应按其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