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浅谈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训练

admin

感统失调是指儿童在感觉输入和处理方面存在障碍,这可能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业表现。具体表现包括本体感觉、前庭感觉、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方面的失调。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平衡训练、触觉训练和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等方法来进行干预。

1. 本体感觉失调:孩子可能会坐姿不稳,动作模仿不到位,手部无力,颈部支撑困难等。

2. 前庭感觉失调:孩子可能对旋转动作有偏好,不会感到头晕,喜欢观察或玩转动的东西。

3. 视觉系统失调:孩子可能对特定颜色或形状的事物更感兴趣,斜视,对某些视觉刺激反应过激。

4. 触觉系统失调:孩子可能害怕新环境,依赖父母,咬指甲或吃手指,动作反应迟缓。

5. 听觉系统失调:孩子可能对尖锐声音敏感,喜欢尖叫或自言自语。

为改善这些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训练:

1. 平衡训练:通过荡秋千、走平衡木等活动,帮助孩子提高平衡感。

2. 触觉训练:通过接触不同温度的水,提升孩子的触觉敏感度。

3. 手部精细动作训练:通过搭积木、系鞋带等活动,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可能会在认知和社交适应方面遇到困难。在现代家庭中,感统失调的儿童比例高达85%以上,其中约30%表现出重度失调。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这些儿童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