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编码是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
计算机内部处理的信息都是二进制数字,即0和1组成的数字串。然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各种各样的字符,如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存储这些字符,就需要一种方法将这些字符映射为二进制数字,这就是字符编码的作用。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最基础和最常用的字符编码标准之一。它最早在1960年代制定,用于美式英语字符的编码,后来逐渐被其他语言和文化采用,成为全球通用的字符编码标准。
ASCII编码表包含了128个字符,包括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一些控制字符。每个字符都对应一个唯一的数字编码,这个编码就是一个7位的二进制数字,也就是说,ASCII编码实际上是一种7位编码。例如,大写字母"A"的ASCII编码是65,或者二进制表示为1000001。
ASCII编码的普遍应用在于它的简单性和通用性。它只包含基本的英文字符,因此可以在任何支持ASCII的系统和设备上使用和显示。同时,由于它的编码方式是固定的,因此不同的系统和设备之间可以轻松地交换和显示ASCII编码的文本,不会出现乱码或显示错误。
然而,ASCII编码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包含基本的英文字符,对于其他语言和文化中的字符,如中文、阿拉伯文等,ASCII编码就无法处理了。因此,对于需要处理多种语言和文化的应用,就需要使用更复杂的字符编码标准,如Unicod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