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计算单桩承载力

admin

根据桩基规范5.2.8按下式计算:Quk=Qsk+Qpk

一、设计资料

1.基桩设计参数

成桩工艺:混凝土预制桩

承载力设计参数取值:根据建筑桩基规范查表

孔口标高0.00m

桩顶标高0.50m

桩身设计直径:d=0.80m

桩身长度:l=18.00m

2.岩土设计参数

层号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埋深(m)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极限侧阻力qsik(kPa)极限端阻力qpk(kPa)

1填土3.003.00N=5.0017-

2红粘土3.006.00αw=0.70,IL=0.5026-

3红粘土3.009.00αw=0.70,IL=0.5029-

4红粘土3.0012.00αw=0.70,IL=0.5032-

5红粘土3.0015.00αw=0.70,IL=0.5033-

6红粘土3.0018.00αw=0.70,IL=0.50342700

7红粘土3.0021.00αw=0.70,IL=0.5032-

8红粘土3.0024.00αw=0.70,IL=0.5032-

3.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以下简称桩基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基础规范

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算

1.计算参数表

土层计算厚度li(m)极限侧阻力qsik(kPa)极限端阻力qpk(kPa)

13.00170

23.00260

33.00290

43.00320

53.00330

62.50342700

2.桩身周长u、桩端面积Ap计算

u=×0.80=2.51m

Ap=×0.802/4=0.50m2

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算

根据桩基规范5.2.8按下式计算

Quk=Qsk+Qpk

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

Qsk=uqsikli=2.51×(17×3.00+26×3.00+29×3.00+32×3.00+33×3.00+34×2.50)=1243kN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

Qpk=qpkAp=0.50×2700=1357kN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Quk=Qsk+Qpk=1243+1357=2600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计算,根据基础规范附录Q条文Q.0.10第7条规定

Ra=Quk/2=2600/2=1300kN

扩展资料:

桩的刚度较小时,桩顶截面的位移较大而桩底较小,桩顶处桩侧摩阻力常较大;当桩刚度较大时,桩身各截面位移较接近,由于桩下部侧面土的初始法向应力较大,土的抗剪强度也较大,以致桩下部桩侧摩阻力大于桩上部。

由于桩底地基土的压缩是逐渐完成的,因此桩侧摩阻力所承担荷载将随时间由桩身上部向桩下部转移。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及完成后桩侧土的性质、状态在一定范围内会有变化,影响桩侧摩阻力,并且往往也有时间效应。影响桩侧摩阻力的诸因素中,土的类别、性状是主要因素。

在分析基桩承载力等问题时,各因素对桩侧摩阻力大小与分布的影响,应分别情况予以注意。在塑性状态粘性上中打桩,在桩侧造成对土的扰动,再加上打桩的挤压影响会在打桩过程中使桩周围土内孔隙水压力上升,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桩侧摩阻力变小。

待打桩完成经过一段时间后,超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再加上粘土的触变性质,使桩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抗剪强度不但能得到恢复,而且往往还可能超过其原来强度,桩侧摩阻力得到提高。

在砂性上中打桩时,桩侧摩阻力的变化与砂土的初始密度有关,如密实砂性上有剪胀性会使摩阻力出现峰值后有所下降。

桩侧摩阻力的大小及其分布决定着桩身轴向力随深度的变化及数值,因此掌握、了解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对研究和分析桩的工作状态有重要作用。

由于影响桩侧摩阻力的因素即桩土间的相对位移、土中的侧向应力及上质分布及性状均随深度变比,因此要精确地用物理力学方程描述桩侧摩阻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较复杂。

参考资料:单桩承载力的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