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简述四步触诊法

admin

四步触诊法为外观触诊、浅触诊、深触诊、叩诊。

一、外观触诊

医生首先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观来获取初步的信息。医生会观察病人腹部的形状、轮廓、皮肤颜色等。这个步骤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到明显的凸起、畸形、色素改变等病理性变化。

外观触诊内容:

1、腹部形状

医生会观察腹部的整体形状,如是否平坦、凸起或凹陷等。异常的腹部形状可能与脏器扩大、积液或肿块等病理情况有关。

2、腹部轮廓

医生会注意腹部的轮廓是否对称,是否有局部凸起或隆起。不对称的轮廓或局部凸起可能表示器官肿大、包块等情况。

二、浅触诊

医生轻轻用手指触摸并轻压病人的腹部,以感知病人的皮肤、肌肉和腹部器官的表面情况。通过浅触诊,医生可以探测到可能存在的触痛、压痛、肿块等病理性表现。

浅触诊内容:

1、肌肉紧张度

医生会观察病人腹壁肌肉的紧张度。局部的肌肉紧张可能与腹腔内炎症或刺激有关。

2、触痛和压痛

医生会留意病人是否出现了触痛或压痛的反应。触痛是指在轻微触摸或压力下感到疼痛的感觉,而压痛是指在压力下感到明显的疼痛的感觉。这些反应可能提示腹部某个区域存在炎症、感染、肿瘤等问题。

三、深触诊

在进行了浅触诊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医生会使用更大的力量进行深度触诊。医生用手指逐渐深入腹部,以检查内脏器官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质地。深触诊可以揭示更深层次的局部压痛、肿块和脏器肿大等情况。

深触诊的关键点:

1、逐层深入

医生会逐渐加大手指的压力,使手指逐渐深入腹腔,以感知内脏器官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质地。

2、脏器检查

医生会在深触诊中触摸和评估各个内脏器官,如肝脏、脾脏、肾脏、胰腺、盲肠等。通过深触诊,医生可以观察和评估这些器官的肿大、局部压痛、质地异常等情况。

四、叩诊

叩诊是用手指或敲击器轻轻敲打病人的腹部,以评估腹部内部的器官状态。通过叩诊,医生可以听到不同程度的共鸣音、浊音或实音,从而判断腹腔内的器官变化情况。

叩诊的关键点:

1、共鸣音

正常腹部脏器,如肝脏和胃部,会产生共鸣音,即较为清脆的音响。共鸣音的出现表示器官处于正常状态。

2、学习声音

医生会使用不同的叩击技术和力度在腹部不同位置进行叩诊,并学习不同器官所产生的声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