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中的语用策略是指为了达成预期目标而灵活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几种在商务谈判中常用的语用策略:
1. 双关法
通过利用一个词的语音或语义同时关联两种不同的意义,故意违反逻辑规律或巧妙利用逻辑规律,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从而达到谈判者期望的效果。
例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负责人卡普尔在一次董事会上,面对对其领导方式的批评,一位女董事质问公司用于福利方面的开支。当卡普尔回答可能只有几百万美元时,她表示要昏倒。卡普尔则轻松回应:“我看那样倒好。”这样的回答化解了紧张气氛,赢得了理解和信任。
2. 否定法
从肯定某一事物出发,随后引入另一对立的事物,以否定前者的幽默方法。
例如,顾客在饭店吃饭时,米饭中有沙子。顾客微笑着说:“不,也有米饭。”这样的回答在幽默中表达了批评意见,同时表现出顾客的素养,使服务员无法辩驳。
3. 语境隐含法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语句提供超出其字面意义的额外信息,即言外之意,这种方法能产生极佳的幽默效果。
例如,售货员向顾客推销鞋子,声称其寿命将和顾客一样长。顾客则幽默地表示不相信自己会这么快死去,暗示鞋子质量不好。
4. 强行推理法
为了达到目的,不顾推理过程和条件是否合逻辑或合情理,这种方法的荒诞性产生幽默效果。
例如,厂商代表在推销皮袄时,回应顾客关于皮袄是否怕雨的疑问,使用荒谬的推理,声称因为兔子不怕雨,所以兔皮做的皮袄也不怕雨。这种回答以幽默的方式解决了顾客的顾虑。
5. 仿拟法
故意模仿现有的词汇、语句等,创造新的表达方式,以生动活泼、幽默的方式进行交流。
例如,保守党议员在议会发言时,邱吉尔摇头表示不满。议员指出自己在发表意见,邱吉尔则幽默回应:“我只是在摇我自己的头。”
6. 藏头露尾法
先提出不完整的结论,引起听者的期待,然后适时透露关键但故意省略的细节,造成心理上的突转,从而产生幽默效果。
例如,萧伯纳被问及贵妇的年龄,他分别赞美贵妇的牙齿、头发和腰肢,看起来像是18、19和14岁。当贵妇询问确切年龄时,他让三个数字相加,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在商务谈判中,谈判者可以根据情境灵活运用这些语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