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了一些,你看看行不行?
日本的姓氏来源大约有几个方面:
一,分封,即古代天皇或幕府所赐的姓氏。
二,同一氏族的分支,例如新田氏和足利氏就是从源氏分家出来的。
三,受职业、住所环境影响,这类姓氏最多。例如与农田打交道的姓氏,有上田、中田、下田、西田、北田、南田;地理位置靠近田地的,有山田、林田、川田、池田、森田、冢田;与建筑物有关的寺田、神田、宫田; 与形状有关的长田、广田、太田、细田;有希望长寿的龟田、鹤田;有与植物相关的松田、梅田、桑田、竹田、衫田、樱田、柴田、芦田;至於吉田、丰田、福田、肥田、益田、和田、增田等姓氏,多少都带点个人愿望在内;仅与田字相关的姓还可举出很多。又如与山有关的山下、山口、山中、山村、山根、山内、山本等;与河川相关的川上、川口、川内、川本、川村、川岛、川路、川?#124;等;与井有关的井上、井出、井门、井川、井冈、井手、井汲、井村、井植、井狩、井伏、井原、井?#124;、井藤等;其他与石、与木、与岩、与动植物相关的姓氏举不胜举。
四,与数字相关的姓氏。例如一万、一本:一色:一乐、一宫、一圆、二见、二木、二宫、二阶堂、二叶亭、三木、三井、三谷、三池、四谷、五木、五十岚、五岛、五味、六反圆、七条、八木、八田、八幡、八切、八百板、八十岛、九鬼、九嵨、千、千叶、千田、千头、千家等。
五,其他姓氏,如受中国影响的司马、林、司、森等姓氏;水火遍野的火野氏、水野氏;甚至有姓瓦的、姓不破、世耕(大该属世代农耕之家吧)、姓末的、姓笠的、姓今的。像一九四五年的首相姓币原、曾任?#124;京火灾海上保险公司经理的反町氏等怪姓也不少。
其实,日本还有相当部分姓氏是先有发音,然后才在汉字中找到自已喜欢的字放进去用,所以常常会碰到手拿名片读不出来的情形。这时只有请教对方,别无他法。我想,大该布施、布寺、不破、加纳、务台等应属此例吧!更明显的例子是玉木、玉城、玉置,这三个姓氏发音完全相同,但是第二个汉字完全不一样,连字意也没有一点相通处。唯一可解释的是起姓氏者各尽所好,而发音是先有的。
日本人姓名的写法,通常是先姓后名,译成西文时,往往改为先名后姓,而且是按照日语原来的读法以罗马字拼写的。自1951年日本政府提出限制人名用生僻汉字以来,日本同姓同名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有人主张不用汉字取名,而改用“假名”。但是,现在假名重复率也越来越高了,所以就出现了汉假、平片杂合体,没有什么意义,就是为了区别各重名,所以翻译中,笔者认为,没什么必要对那些假名的名字给予特殊区别翻译,因为日本人自己都没想那么多,他们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太多重名。
日本人的姓氏不但是数量多,在其读音,汉字的写法上也相当的复杂,读音相同的姓氏,汉字有几种甚至是十几种写法,而相同的汉字也会出现好几种读音。如:ささき就可以写作佐佐木,佐前,佐崎,佐佐喜,佐佐贵,陵,雀等等。姓为ことう可以写作后藤,五藤,吴藤,梧藤,梧桐,江藤,牛头,五岛,后岛等等,而名字也同样如此,じゅんこ就可以是纯子、顺子、敦子、润子、淳子等等。日本姓复杂得连日本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读,听到名字也弄不清楚汉字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