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标底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对标底进行审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标底审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标底价格的编制真实、准确,防止出现价格漏洞。如果标底总价超过概算,需按照相关规定的处理方式执行,不可通过压低标底价格来降低投资。
标底审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底计价依据:审查承包范围、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计价方法以及招标文件内的其他相关条款。
2. 标底价格组成内容:检查工程量清单及其单价构成、直接费、其他直接费、调价规定、间接费、现场经费、利润、税金、主要材料和设备需求量等。
3. 标底价格相关费用:包括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格,措施费(如赶工措施费、施工技术措施费),现场因素费用、不可预见费(特定情况),以及固定价格工程在施工周期内价格波动的风险系数。
标底审查的方法类似于施工图预算的审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全面审查法:对整个标底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其完整性与准确性。
2. 重点审查法:针对关键点或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深入审查。
3. 分解对比审查法:将标底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逐一进行对比审查。
4. 分组计算审查法:将标底按不同部分或类型进行分组,分别进行审查。
5. 标准预算审查法:参照预先设定的标准预算,对标底进行对照审查。
6. 筛选法:通过筛选关键指标或数据,快速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
7. 应用手册审查法:利用行业或专业审查手册,对标底进行标准化审查。
通过上述审查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确保标底的准确性,为招标过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扩展资料
标底是指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由招标单位自行编制或委托具有编制标底资格和能力的中介机构编制,并按规定报经审定的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