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正是依靠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美德教育,通过情感的变化来分辨美丑,自觉地趋善避恶,实现道德情操的升华。
美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很强的艺术气息,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景中“融美于心灵”,在感化、启发和诱导下,通过对美的欣赏,使感官接受审美对象发射出来的信息,使其与大脑中原来储存的审美经验相联系,引发联想,与审美对象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从而得到感官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满足,理智上的启迪,进而荡涤灵魂,追求美好,摒弃卑微与自私,自觉扬起追求社会理想和高尚人格的风帆。如但丁《神曲》中的女神贝阿特丽采,表现了追求崇高真理的精神和关怀人类命运的热情,把人们引向无限丰富的美的境界。
因此,对学生实施美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提升美好的人生境界,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并不仅仅在于吃喝玩乐,除此之外还有高尚愉快的精神生活可以为人所享受,放弃这种精神之乐,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