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死亡当天表现有哪些
1、意识障碍
大脑对缺氧敏感,濒死期患者容易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意识丧失。主要临床表现为昏睡、昏迷、谵妄、视觉消失、不能辨认亲友或者看不见人。
2、呼吸障碍
主要是呼吸减弱、肺活量减少(甚至可以达到正常的10%)。
有时候由于呼气与吸气中枢间相互协调功能紊乱,而表现出呼吸不规则或者各呼吸肌同时收缩而出现僵直性呼吸。
3、心跳和血压变化
主要表现为心跳减弱和血压下降。
由于缺氧反射或者心血管中枢和网状结构的刺激,可出现暂时性心跳加强、加快、血压上升。此时大脑供血改善,患者意识可出现一时性的清醒,但随后因为代谢产物尤其是缺氧对心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作用,心跳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呈进行性下降。
4、代谢障碍
因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缺氧、无氧代谢增强、酸性产物堆积而出现酸中毒及水盐代谢障碍。濒死期愈长,代谢障碍和酸中毒越重。
病人死亡前亲人需要做什么
当病人进入生命结尾时,如果谈话的方式在文化层面上可以让人接受的话。可与病人和家人一起讨论死亡之事,虽然这是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这能使病人安排好后事,计划葬礼,提出宗教信仰问题,向亲友“道别”,并与朋友和家人交待重要的后事。在弥留之际,要鼓励家人在场,握住病人的手与其交谈(即使病人没有明显反应),这期间听觉是所有感官中最敏锐的,亲友间的谈话内容,病人可能会听的一字不漏。可播放一些亲人喜欢的音乐,宗教诗歌。
听觉是人类生命中一个最后失去的感官,向病人表达爱意,说一些令他放心的话,是送给病人最好的道别礼物。如果病人不能再吞咽,建议家人不要再喂食,因为这会导致梗阻和痛苦。只要病人有能力,让病人小口喝水,在这种阶段静脉输液不会延长生命,也不能防止干渴,保持口腔湿润就足够了,望楼主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