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上脑:位于牛肩颈部靠后、脊骨两侧的牛肉,具有美丽的大理石花纹,肉质细腻多汁,脂肪分布均匀,口感绝佳。上脑脂肪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是涮火锅的不二之选,同时适合煎炸、烧烤等多种烹饪方式。
2. 牛眼肉:原指牛眼睛后面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现在指的是上脑与外脊之间的肉,因其外形类似眼睛而得名,又称“沙朗”。眼肉因运动量较少,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呈大理石花纹状。适合涮、烤、煎等烹饪方法,尤其适合制作牛排。
3. 牛外脊:位于牛背部,是最长的肌肉,也称通脊。肉中夹带着一圈白色的肉筋,肉质细腻,口感嫩滑,汁水丰富,香味浓郁。西冷牛排便是由此部位制作而成,也适合炒、烤、凉拌等烹饪方式。
4. 牛臀肉:取自后腿近臀部的肉,属于运动较多的部位,肌肉发达,脂肪含量较低,肉质坚实,口感略显涩味。适合爆炒或烧烤。由于肌肉纤维较粗,也可作为馅料使用,西餐中常作为汉堡馅料。
5. 牛里脊:沿牛的带骨腰椎肉内侧剥离下的净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是牛身上运动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也称“菲力”。肉质特别鲜嫩滑润,脂肪含量低,适合制作牛排、烧烤,也可生拌、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