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访中,老师们通常会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不是直接关注他们的学习成果。这种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从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个性化支持。避免一开始就询问学生的学习水平或使用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沮丧的表述,如“学习成绩如何?”这样可以避免对学生形成不利的预设,减少他们的挫败感。
2. 老师们更倾向于询问学生的优点,而不是直接提及他们的不足。询问优点有助于更全面、立体、生动地认识学生,并能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直接询问学生的不足可能会导致家长和孩子产生紧张,甚至怀疑老师是否有偏见。学生的缺点应由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逐步观察和了解,并帮助他们改进。
3. 老师们会询问学生的家庭背景,比如家庭成员、父母职业以及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并思考如何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相比个人隐私,这些家庭概况的信息更有助于老师理解和帮助学生。
家访的交谈技巧:
1. 作为班主任,掌握良好的谈话技巧是家访成功的关键。学生期望班主任不仅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还应做到公平。不擅长交流的班主任可能难以实现家访的目标。
2. 明确家访的目的,确保谈话内容突出重点。家访通常旨在:
- 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表现。
-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教育背景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 与家长协作,共同提高对学生教育的效果。
根据以上目的,家访的谈话内容应分为三个部分:
- 班主任单独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
- 通过提问,家长说明学生的家庭情况。
- 双方进行双向对话,讨论并对学生的教育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