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石坝中常见渗透变形的形式有管涌、流土、接触冲刷。
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近代的土石坝筑坝技术自20世纪50年以后得到发展,并促成了一批高坝的建设。目前,土石坝是世界大坝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土石坝常按坝高、施工方法或筑坝材料分类。土石坝有高中低之分。土石坝按坝高可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我国《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规定高度在30m以下的为低坝;高度在30~70m之间的为中坝;高度超过70m的为高坝。
土石坝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碾压式土石坝。
土石坝的优点:
1、就地取材,节省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同时减少了筑坝材料的远途运输。
2、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加高﹑扩建。
3、坝身是土石散粒体结构,有适应变形的良好性能,因此对地基的要求低。
4、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合机械快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