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筹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也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企业负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的可变性。
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负债筹资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
二是指负债筹资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有负债就会有筹资风险,因负债而引起的风险是企业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负债筹资带来的风险,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负债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形成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即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存在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1﹒负债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2)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3)负债的期限结构。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一般来说,长期负债利率较高,短期负债利率较低但波动较大,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
2﹒负债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息前利润的不确定性。负债经营的企业,其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那么企业就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偿还债务的压力。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的规定按期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如果企业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利息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另外,金融市场的发达和完善与否,也会对筹资风险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