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粘接修复体是每个修复医生司空见惯的每天都在重复操作的工作,但是修复体在加工完成后到粘固到患者的口中,什么样的程序是正规的,什么样的步骤是合理的;可能不是每个医生都能注意到的.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写了一个修复体加工完成后到粘固到患者口中的几个程序和大家分享一下.可分初步完成,试戴和调改,粘固前抛光,粘结及粘固后抛光调改.
首先,了解正确的内表面的要求,不受制约的完全就位,能够为粘接剂提供一定的间隙,能使修复体的边缘和预备体边缘密切的吻合,并有助于形成最大的粘接力.
其次,正确的外表面的要求,尽量光滑和牙齿之间形成光滑的无障碍的过渡,粗燥的外表面有利于菌斑的积聚引起牙周组织的健康,菌斑的多少和牙周组织的健康呈正相关,所以粘固前一定要高度抛光.
再次,抛光材料要从粗到细因为任何的抛光材料都会在修复体上留有划痕的所以要从粗到细直道光滑.理论上抛光后的修复体表面上有一层抛光的材料的这层叫做BEILBY层。
金修复体的试戴和粘接前的准备
1,修复体接到后医生要用仔细观察内表面有无金属瘤和和气泡,如果有的话,用车针修掉,再看牙的预备表面有无划痕如果有的话认真找到冠得内表面以缓冲。
2,理想的情况下只有冠的边缘与牙体接触的,而其他的与牙体有一定的间隙的,给粘接剂的间隙,正常的间隙的厚度是30---40微米的这个间隙有助于多余的粘接剂的流出和在金属冠的下方有隔热的作用。如果基牙是活髓外冠是金属的铸冠的话这点尤为重要的。
3,邻接点的调磨的技巧,记住一定不能使用粗轮和磨石,因为这会使修复体在最后抛光后与临牙失去接触。金钯的和金箔的更为注意。
4,修复体的试戴后用小的蕾型车针进行窝沟抛光,抛光后的金冠外表面应该和缎子一样。但是对初学者来说有苦难,但是能到这个层次就不难了金钯的做到这点会使你的作品更加添彩。
试戴的要点和调改
1,试戴时候动作要轻柔这样可能不用麻醉。病人的完整的感触觉有利与的调整,如果病人代用临时冠时候敏感应该延迟粘冠的时间。此时一定保证临时牙冠不高和覆盖牙的所有表面,粘代数天无症状后再粘固,记住一定不要将牙冠粘在一个有症状的牙上。
2,试戴时候一定注意不要把冠叫病人误吞,特别是服用镇静药的和老年的患者反应慢的。可以口底放一块纱布,来防止。经常失眠的人长期用安眠药的一定要注意。
3,取临时冠的时候可以用洁治器或者巾钳,取下后记住一定要用温水冲洗。以免患者的不适,这是一个细节,
4,邻接面的调整 上面所述的用细的磨石调改,修复体不能就位的主要原因是,邻面的突度过大,我们用牙线试试的时候可以通过但是修复体是撬动的或浮起的,证明接触的还是紧的,调磨时候我们应该调中间的亮点,而不是调大面积的。调中间的发光的擦亮面。如果两侧都紧我们先调最紧的,不能两侧都调,否则容易过度。如果调松了就得加焊。
5,边缘的调整,一个合理的修复体边缘应该是不薄不厚不长不短没有间隙,没有间隙是指与牙体的间隙小于50微米的,如果大于50微米的时候我们的探针尖端会插入冠和牙之间的,龈下的不密合是最难发现的,也是危害最大的。不密合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完全的就位,如为金冠修复体可以喷砂内表面在试戴后调磨里面的亮点,后试着就位,金边缘的和其他的不一样的地方,可以在就位后他可以向牙齿的方向做一定的磨光,
咬合的调整也是重要的一步
1,咬合的调整前提是完全就位后,而后取下来,检查相邻的两个牙齿的咬合情况,并用咬合纸的检查咬合的力量,以为以后确定咬合修复体的咬合.
2,正中咬合的检查,上一步检查后再将修复体复位,叫病人正中咬合反复咬合用咬合纸检查邻牙是否能咬住,如果要不住则证明正中咬合位存在咬合高点,则取下来调改.正中的咬合高点.
3,关于侧方合的检查和调改,嘱病人用力咬合后尽量使所有的牙咬合上,如果发现下颌偏向一方,则证明侧方合存在高点.
4,如果向修复体方向偏移的话,则证明是上颌舌尖的颊侧斜面或是下颌的颊尖的舌斜面需要调整.如果偏向远离的修复体的方向的话,则证明是上颌舌尖的舌斜面或者是下颌颊尖的存在咬合高点.
6,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以对侧的咬合作为咬合以调合充分.因为,颌骨和关节存在弹性很容易造成误差.但是一定不能调合过度.一般用13微米的咬合纸来检查.
7.咬合纸放在邻牙上咬合,用手往外抽拉的力量和修复体的力量一定相等不能过松的.这就靠医生的细节方面来控制.
侧方合的调磨的技巧
1,再牙尖交错合位时候咬合片能咬住,但是非工作侧咬合开始的时候则咬合片就能轻易的取下,如果不能则证明存在侧方合的障碍用咬合纸来调合,.
2,非工作侧的调合,在侧方的非工作侧的时候上颌舌尖的颊斜面和下颌颊尖的舌斜面的高点调磨,
3,工作侧的调磨,叫病人咬合下颌移动到修复体的一侧,检查工作侧的咬合,上颌的舌尖的舌斜面,和下颌的颊尖的颊斜面,地咬合高点,
4,是否去除下颌颊尖的颊斜面和上颌颊尖的舌斜面接触取决于所建立的何关系,如果咬合是组牙功能合的话,那么这时接触是需要的,只要调磨到轻轻接触,即可.
上面是我的工作体会,大家有更好的程序和我分享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