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什么是学历

admin

究竟什么是学历?学历代表什么呢?这个问题,在脑海里萦绕了很久。好久以来,一直想写一篇有关学历的思考的文章,思绪波宕,话似乎很多,又似乎很少。近一年了,全球的经济一直不景气着,工作的机会似乎在很多行业也在减少,至少我知道有不少人,打破了我初来北京找工作用时三个月的纪录。在我们一贯的印象里,学历是和我们的工作紧密相关的,是影响我们工作生活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正是基于这个比较普遍的认识,我才想要写这篇文章,说明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经历的渐渐多了,曾经有一种想法,就是想要把很多常见的词,重新解释,也即重新定义生活定义我们自己。于是乎,每当要写这样的文章,一定先百度一下,找到相关定义。对于学历,百度如此定义:个人求学的经历,包括曾在某种等级与类型的学校肄业或毕业,或获得某种学位或证书。这个定义,是一个社会准则,是我们遵循社会生活的必要的游戏规则的定义。如果你愿意尝试,你还可以把学历、工作这两个词一起敲进百度里,你会发现很多写关于这两个词的文章。     在我看来,做任何一件事情,首要的就是要明确我们的目的所在。不过,很遗憾的,许多准则是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我们在弱小的时候,要无条件的去遵守。对于学历,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听到大专、大本这两个词的时候的场景。那时候,我在四五岁的年纪,每天无忧无虑的在家门前的路边玩耍。一天,两个年轻的大姐姐从我身边经过,并和我身边的妈妈打招呼。几句大人的寒暄中,我知道,她们是刚分到爸爸所在中学的老师,都是大学生。妈妈问她们学历,一个是大本,一个是大专。那次印象很深刻,因为两个从未听过的词进入了脑海。我当时问过妈妈,什么叫大本、大专,妈妈给我解释了,不过我没听懂,呵呵。     再后来,上学以后,家人一直告诉我要考大学,我却并不以为然,因为我不知道,大学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直至高考前,我一直在憧憬着心中的大学,那时候总看一些爸爸在八十年代初订的《中学数理化》,一摞摞的书尘封在家里的书柜里,每到学习到深夜,快睡觉之前,经常拿出一本《中学数理化》,看杂志的封面,因为每期的封面都会有一张教授的照片,并在封一的位置介绍封面教授,或者在介绍一所大学。那时候,很多大学,我就是在那些过期的杂志里知道的。那段日子里的感觉很好,时常会由久藏的纸张里嗅到大学的味道,喜欢想象里林荫郁郁的宁静校园,喜欢博学的老教授。我当时用一个指标来衡量一所大学对我的吸引力,那就是看一所大学的藏书,藏书越多,我就越喜欢,因为我很喜欢读书。     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被中考,高考两次考试就给粗粗的定义了。好多人从此不再同路,好多人从此不再相见,好多人从此有了不同的学历。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生活的社会不存在学校,那么也就不存在学历之分了。我们就可以从小做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样的话,社会会发展成怎样一个样子?呵呵,真的很难想象。肯定地说,学校的产生是必然的,是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助推剂,它将前人的生产实践经验,以文字的方式通过学校传承给后人。这是我对学校的理解。如果真对这个节点进一步思考,就会涉及另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作用是什么?在这里不进一步阐明。思维拉回来,教育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对社会必然有其特定的作用,只不过,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教育这个系统对于个人的个性化发展,必然不能兼顾,甚或有些结果是非良性诱导。比如学历,似乎就成为了一个人是否具备一份工作的前提。这种一刀切的思维和社会生存规则,让我们无所适从,痛恨亦不为过。     在我近几年的生活工作中,对学历有了很多的体会和理解,更或者说,自己在不断感知着学历和工作生活的关系。刚到北京找工作的时候,奔波三个月,学历是一块敲门砖,它确保我得到一份工作。工作至今,学历不再是工作能力提高与否,以及薪水提高与否,甚或社会地位提高与否的决断因素,它学历充其量就是给你创造一个获得更好工作机会更高薪水的一种断点可能。具体说就是,学历证书仅仅在你求职的一刹那起到一点作用,让面试者知道你曾经在那个地点那个时间段,有过一种叫做学习的生活。它终究不是对你主观个体的真实反映,它并不能反映和说明,你对生活的态度,你的工作激情,你得上进心,你的团队协作精神,你的工作能力,你的为人处世,你的真实人品等等,这些才是真真正正细微刻画出你这个活生生的人的关键品质。     在当今的时代生活,你必须具有一种市场意识,要有竞争思想。这种竞争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份工作,而是要树立大局观,从一个全局的角度,给自己明确的定义人生目标,价值观等关乎我们一辈子的有关意念的东西。很喜欢网上看到的一个说法,大意就是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知道怎样去做才能做到,然后去做。好多年前看到的一本书里,也是阐述了相同的观念,就是假想自己十年后的未来的生活样子,然后为了那个幻象努力奋斗。     对很多人来说,受限于找工作这一件事,单纯的把学历当成了可以连续对你施加重要影响的因素,我觉得这个想法是不对的。逆向思维一下,用人单位为什么要看学历呢?为什么要用学历衡量人呢?就因为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学历高的人,可能会多知道一点事情,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可能也在渐渐弱化。最本质的,还是一个学习问题。一个用心学了很多知识的人,必定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必定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他的社会价值,获得价值回报。不过,进一步讲,既往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且不断实践的人,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学历反映的是我们既往的学习经历,而真正主导我们未来的,却是我们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那本学历证书,仅仅是你从玩泥巴的小屁孩时代到进入社会这个时间段里,你在学校的学习证明。你必然是一个不断成熟的人吧?你必然是要经历感情吧?你必然要有爱人与被爱乃至失恋、结婚的种种感受吧?你必然要体味初入社会的无知吧?你必然要经历偷偷学艺逐渐成长的阶段吧?你必然要感受好友多年不见各自发展的巨大差别吧?你必然要经历羡慕别人的高薪然后不断思考怎么多挣点钱的那种心境吧?你必然要买房子要赡养父母吧?你必然要结交很多的人然后从他们那里不断修正你对这个社会的理解吧?这么多必然发生的事情,却有我们各自必然不同的感受,却又有我们各自必然不同的对待态度,是吧?人生的每一天,也就在这样那样的事情中,与这样那样的人的接触中,慢慢过去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我们在人生在社会这所真正的大学里面的,人生答卷。这个成绩才是捆绑在我们身上的最大最重要的学历!     记得在北京刚工作的时候,在工地里,认识了几个从河南出来打工的孩子,十六七的年纪,每天在工地里干重活,却时常洋溢童真的笑容。我每次见到这样的孩子,心里就不舒服,我固执的认为,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是在学校里面学习的。可是,由于家境的原因,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要经历一些苦难的生活。不过,我始终相信,命运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变好。于是,每到一个工地,我都会和一些孩子聊天,每次都会告诉他们认真地学一些技术。这样日复一日出力的工作,不是认真负责的生活。     现在,我时常要在网上为公司招聘一些人员,从被别人招聘,到自己招聘别人,体会有很大不同。说说我对求职的想法。每次登录招聘网站,从投来的众多简历中,筛选对一个岗位合适的人的时候,我都会关注几点:     第一,年龄。客观的说,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工作是不好找的,因为好多学校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生产脱节严重,没有工作实践经验。不过从我工作几年后,逐渐看到情况,这个问题有所好转,因为我看到很多应届毕业生,在学习里,就考取了不少证书,这对自己未来的求职是很有益的,因为有好多证书你工作以后再考取,可能时间就很紧了。从很多人的经历来看,应届生找工作,一定把自己放的位置低一些,只要给你工作的机会就是最好的事情,报酬在毕业的一两年里,真的不能看太重,把这一两年的初入职场时间,好好把握,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熟悉所在行业领域的各种规则和信息,这段时间对实际经验积累很重要,此时也是你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从年龄这一点,还可以看到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岗位是年轻人就可以做的,而一个年纪很大的人,也在谋求这个岗位,那么通过简历,我会做一个推测,要么这是一个本分的求平淡生活的人,要么就是一个不特别进取的人,因为有那么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点也说明的问题就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很重要,清晰明确的目标,细致的实践思路,是一个人少走弯路,比竞争者更快达到目的的关键点。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时间成本是我们最大的成本。     第二,工作经验。无论一个简历多么多,关键的部分就是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