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人才(奋斗者)的重视
1【人才资源】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2【四种员工】
奋斗者、劳动者、出工不出力、不出工不出力,华为以“奋斗者”为本。
3【以奋斗者为本】
注重奋斗者的甄选标准与产生→约束与回报机制→形成华为明确的奋斗者事业团队。
4【知本主义】
华为在制度上进行科学设计,看重、肯定、激励华为研究者/奋斗者,且在报酬等获得感中充分体现。财散才能人聚,一定要设计好分配机制,重视人才价值。
(二)对组织(管理者)的要求
1【组织变革】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以提升管理服务力”进行不同时期的组织变革。客户与战略决定组织,形成了“责任聚焦、分权制衡”的管理原则和“弹性投入、考核促产、协同共进”的管理机制。
2【管理革新】
当出现“组织僵化和管理乏力”时,果断进行“组织变革与管理革新”,否则必影响“企业发展和人才发挥”,如形成“阶段性纲要文件、轮岗换将、晋升体系与要求”等。
3【管理轮岗制】
管理者通过跨部门、跨系统的“管理轮岗”,管理者思维和能力得到有效拓展;管理轮岗制为公司培养了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同时,更促成了各管理岗的不一样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成就。另,管理才要努力培养超越自己的接班人,有了接班人才能进行晋升。
4【高管两会】
高管团队须开好“高管读书会”和“民主生活会”。通过读书会厚实思想、提升思考、统一认知,预见新管理/新技术,领导者都是阅读者;通过民主生活会,进行自我批判,融合与打造管理战力。
(三)自我批判,向内成长
1【末尾淘汰制】
用“末尾淘汰制”激活岗位人才活力与警醒危机感常在。
2【三层三感】
基层有饥饿感,中层有危机感,高层有使命感。战略的重要使命必须落到管理者个人身上。
3【熵增熵减】
正确认知“组织、个人、事项、事物”的发展规律,在熵增熵减的不同时期“应时而备、应时而动”,熵增不乱,熵减不懈。用好“熵增熵减”规律,做好人才的稳定与培养。
4【自我批判】
认识了个体成长规律和工作做事规律后,坦诚进行“民主生活会、呆死料大会、红包”等自我批判行动,自己客观真诚进行自我批判,相关方客观真诚地进行反馈帮助。用“自我批判机制”助力人才内生成长和向外求教学习。任总:你看一下,那个跑得快的人,是不是自我批判多一点的人。
(四)多种方式,向外求教
1【内部助手】
给空降将军/空降能手,配内部助手。
2【导师制】
用“导师制”对新人才或下级进行精准务实培养,师生双向收效,同时体现老师的绩效与荣誉。
3【三个万】
任正非等华为人“读万本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汲养行动。
4【三人行】
华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客户、敌人、下属。
5【优秀实践经验】
如饥似渴地向外求教学习,学习外部优秀实践经验。
6【导师奖&案例奖】
设立“导师奖”激励带人的积极性与经验分享;设立“案例奖”激励做事的探索性与经验分享。
(五)平台与介质打造
1【文章&课件】
华为非常鼓励员工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梳理成文章或课件。
2【唱什么歌】
华为管理团队打造之歌《中国男儿》,触动内心,锻造团队;华为终端消费者之歌《我的梦》,感动客户、形成共鸣。
3【华为大学】
办好华为大学。华为大学是华为各界极为重视一个组织平台,不仅公司高层重视,各办事处/部门管理者、各奋斗者、各客户同样重视,这是华为、甚至是中国企业界的黄埔军校。华为大学之于华为事业意义非凡。
4【华为文章书刊】
我们知道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华为的书籍,而这里要强调的是华为内部经营管理中的“文章、书刊”等文字作品,上至任正非等众高管,下至各级管理者、奋斗者,以“《华为人》、《管理优化》、心声社区”为代表的华为文章汇编、发布平台,产生了非常多的优秀文章;另,还会阶段性的编辑形成相应的华为书刊,如华为系列故事(研发系统的《厚积薄发》、财务系统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专项图书《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等。这些“文章、书刊”呈现、启发、激荡、激励着“华为人不断蜕变成长,华为事业持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