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雁荡山
位于中国浙江省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297公里,距温州68公里。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
雁荡山分 中雁荡 南雁荡 东雁荡 西雁荡 北雁荡
分别在不同的地方 其中 北雁荡最出名 西雁荡最幽静
2.温州江心屿
景色秀丽宜人,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代,就名扬海内。古时就有“春城烟雨、塔院筠风、瓯江月色、沙丁渔火、远捕归航”等十景。是温州市区的著名旅游胜地。这座横卧在瓯洒中的孤岛,相传,古代原是两面三刀峰对峙,中贯川流的两个小岛,岛间有深潭莫测的龙潭,后来四川有个和尚叫清了,云游全国名山,来到这里讲经,东海龙王见来听经的人拥挤不下,就作起法来,移山填潭,将两地壳运动陷落部分成河床,而隆重起部分即成岛屿。近年,为疏浚河道,抛石拦沙,又使江心屿面积扩大,西北面沙洲上已新建了公园。 江心屿上有两座宝塔。东塔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登上东塔,东望江海,水天想连,河水滔滔,白帆点点,使人心旷神怡。塔下的龙翔寺,建于北宋开宝二年间(969年),塔下的兴庆寺,现已辟为温州博物馆。
江心屿上最著名的是江心寺,也叫中川寺。殿宇规模宏伟,建筑面积有3000平方米。初建于唐咸通年间,宋高宗南奔时常来此游玩。宋、元、明历代屡废屡修,现存的是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建的,寺周古木参天,樟榕相抱云水环绕,景色雅致。寺门前有一副对联,左联是:云早潮,早早潮,早潮早散;潮常涨,常常涨,常涨常消。目睹那瓯江上的云涌潮涨,倍觉别有一番情趣。江心屿的闻名于世,据说自东晋谢灵运游山玩水时,唱出了“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名句。后人这纪念他,在岛上建有“谢公亭”和“澄鲜阁”。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曾在孤屿题诗《北归宿中川寺》,后人为纪念文天祥,江心寺对面还建有文天祥祠。永嘉楠溪江—大若岩楠溪江是瓯江下游的最大支流,它鉴定会蜓于浙江永嘉县境地内,其源出于括苍山,z上源分大、小楠两支,在九丈地方汇合后总称楠溪江,注入瓯江。
小楠溪江畔的大若岩风景区,方圆25公里,有170处胜地,道貌岸然书称之为“天下第十二福地”。 楠溪江水绿如蓝,江底卵石可数。这里有江中乘舴艋舟或竹筏的奇趣。竹筏扎制精巧,筏首高翘,后部置竹椅,舒适安全,不湿鞋袜,筏旁清流随时手可濯。这条水上游览线长130公里,坐在舴艋舟里,观赏夹岸葱茏滩林20平方公里,绿荫绿茵绿水,其乐融融。 大若岩最大的石洞名陶公洞,梁代道教思想家,陶弘景曾陷居于此。洞高54米,广70米,深75米,可容数千人。洞内有文昌阁、赤水井等古迹,附近还有玉峰、龙头、园眼、扇形、摸银等50余洞。距陶公洞北1.5公里,有“十二峰”,有昂首引颈的犀牛峰,顶天立地的天柱峰,刺破青天的石笋峰、翠绿如黛的宝冠峰,还有横琴、卓笼、展旗、石碑、莲花、仙掌、香炉、童子峰、峰峰相接,群峰峥嵘。又在十二峰的北面有一瀑布凌空飞舞,即号称“浙江第二瀑布”的虎穴百丈瀑,象银龙从124米高的峭壁上飞滚而下,绚丽壮观。位于大若岩4公里处的石门台,山高岭峻,两旁屏山,形成一条迂回曲折的峡谷。远看,隐约可见岩石生成的石门,气势雄伟。小若岩水石清奇,南有洞,下临深壑,东西两溪合流,风景秀丽,素有“瓯江之胜,小若第一,雁荡次之”之说。
3.南麂岛
在浙江温州,坐落于平阳县鳌江口外30海里的东海海面。由大小23个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因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1998年12月成为我国第一个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的海洋类生物保护区。
面积19600公顷,1989年经平阳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海洋贝藻类及生态环境。
南麂岛
本区地处台湾暖流与江浙沿岸流交汇和交替消涨的海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内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区系成分复杂,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生物种类有很多:鱼类397种、虾类79种、蟹类128种,而贝藻品种之齐全居各海域之冠。本区已鉴定的海洋贝类有403种,其中19种为国内首次记录,海洋底栖藻类有174种,其中黑叶马尾藻为世界海洋藻类的新种,贝藻类种数约占全国的29% 以上。本区的贝藻类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温、热带两种区系特征和地域上的断裂分布现象,堪称我国近海贝藻类的一个重要基因库。
个人比较推荐 2. 3. 好好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