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在成立之初就和教育部联合制定了《“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其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典型学校,并对其他学校进行示范。这将为北京奥运会留下重要人文遗产。在全国近4亿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和理想,是我国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也是国际奥委会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要求。
继去年12月和今年6月北京地区的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分两批命名挂牌之后,又有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6所学校被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这样全国共有556所学校获此称号,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标志。
示范学校评审是在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的。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荐,北京奥组委和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报请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领导小组通过,决定命名北京市景山学校、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路小学共556所中小学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其中有中学404所,小学152所,这些学校还包括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民族学校、国际学校、职业学校等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
在各地创建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典型学校和典型经验。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推出“奥运知识我知道”展示活动,全校72个班级分别选择奥运会28个比赛项目中的一项进行展示,提高师生关注奥运、研究奥运的积极性;上海育才中学开展了以奥运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深入社区进行奥林匹克知识的宣传,举办奥运知识讲座,开展奥运英语培训;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制定了“2008我为奥运做些什么”的主题活动方案,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奥林匹克知识推广;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路小学开展了“城乡小伙伴,共迎奥帆赛”活动,与胶州市胶北镇泉子崖小学结为城乡手拉手帮扶学校,两校学生共同参观了2008年奥帆赛比赛基地,进行书信比赛,增长了关于帆船比赛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