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牙齿的结构与功能紧密相关。它们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四部分构成。牙釉质是牙冠最外层的乳白色、有光泽的组织,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之一,提供了牙冠的抗腐蚀性和承受咬合力能力。牙本质构成牙齿主体,比牙釉质稍软,内含神经末梢,因此牙本质暴露时可引起酸痛感。牙骨质是牙根外层的硬组织,与牙周膜紧密结合,能承受咬合力。牙髓提供营养并参与生成修复性牙本质。
2. 牙齿的外形同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牙齿可分为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牙冠是口腔内的部分,负责食物摄取、面部支撑和发音。不同类型的牙齿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 切牙:薄而锋利,用于切断食物,对发音和面部外形有重要作用。
- 尖牙:牙冠厚,尖牙尖长,用于撕裂和切碎食物。
- 前磨牙(双尖牙):有两个锐利的尖头,辅助尖牙撕裂食物,也有捣碎食物的作用。
- 磨牙:咬合面复杂,有窝、沟、脊、尖,用于将食物研磨成小碎片。
牙冠的颊舌面有适当的突度,颈部细,有利于食物的溢出,减少对牙龈的冲击,同时对牙龈有按摩作用。牙根形状和长度增加了与牙周膜的接触面积,增强了对咬合力的承受能力,并牢固地固定在牙槽窝内。
牙齿间的嵌套关系有助于有效捣烂食物,固定牙齿位置,防止咬合力过大损伤牙周膜。牙齿的规律排列还支撑面部,保持面容,限制舌头活动,维持舌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