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造价除与结构类别有关,还与当地气候、地质条件、交通条件、建筑材料产地、建筑层数、层高、施工人员来源等很多条件有关。
目前,如果地基的地质条件较好如粗中砂、沙砾石、含水率不高的黏土或亚黏土等,交通方便,砖、砂、卵砾石当地或近处生产,一般砖混结构,只是单位建筑成本价大约1000元/平米或稍多。
北方地区夏季短且多雨,春首秋尾气温低,日照短,这时的季节施工,会增加建筑造价。
为保证建筑不守冻融破坏,基础要埋在冻深以下。所以北方地区基础要多花钱。如果地基地质条件不好,如粉细沙,含水率较高的黏土亚黏土、淤泥,或地下水位较高,也要使基础造价增加。
二层建筑因为和5、6层建筑一样,要做一个基础,一个屋面,所以2层建筑比5、6层建筑要多分摊基础和屋面费用,所以平米造价高于5、6层建筑,也就是说要高于平均值。
房屋层高影响造价不可忽视,层高每高100毫米增加造价可能近1%。
施工人员来自级别高的施工单位,人工费高,当地请技工、力工,人工费低。
交通不方便处,水泥钢材防水材料电缆电线等主材费用高。
请原谅我不能给你一个准确数,对我来说,给了也是不负责任。但可以说的是平米建筑成本是个可以参考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要想估计准一点,可综合根据前述各种条件,再相应对平米造价指标该加的加、该减的减,越细致就越接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