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覆上皮和腺上皮是上皮组织的两种不同类型,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和结构。
被覆上皮是按照上皮细胞层数和细胞形状进行分类的。根据细胞的层数,被覆上皮可以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单层上皮由一层细胞组成,所有细胞的基底端都附着于基膜,游离端可伸到上皮表面;复层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最深层的细胞附着于基膜上。另外,上皮组织还可以根据细胞的形状进一步分类,如单层上皮的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等,复层上皮的浅层细胞呈扁平状,深层细胞则呈立方形等。
被覆上皮主要分布在身体表面和有腔器官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被覆上皮的共同特点是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呈层或膜状,上皮细胞有极性,朝向体表或管腔的一面为游离面,与其相对的一面为基底面,基底面附着于基膜并借此与深层的结缔组织相连接。被覆上皮根据排列层数及细胞的形态,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腺上皮是指一些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腺细胞有的单个分散在上皮中,如胃肠道中的杯状细胞;有的多细胞构成腺体,如消化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等。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是构成腺的主要成分。根据分泌物的排布方式,腺上皮可以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两大类。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经血液和淋巴输送;外分泌腺导管通到器官腔面或身体表面,分泌物经导管排出。根据分泌部形状,腺上皮可以分为管状腺、泡状腺、管泡状腺等;根据分泌物性质,可以分为浆液性腺、粘液性腺和混合腺等;根据分泌物的排除方式,可以分为全泌腺、顶浆分泌、局浆分泌等。
总的来说,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在功能和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被覆上皮主要起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作用,而腺上皮则以分泌功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