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清朝宛平知县到底有多牛,居然每年都向君王收一次税

admin

清朝宛平知县每年都向君王收一次税并不是因为宛平县知县有多厉害,这是因为随着朝代的发展,古代的君王也逐渐把亲耕变成一种仪式,所以当时的君王就在宛平县亲自下地种田,当然君王种好之后,后面还会有专门的人来打理,而宛平县的县令按照制度,也不得不收取君王的税。

清朝时期,宛平县位于首都西边的大道上,明朝以来,皇帝出游,京城官吏跑腿,封建官吏到京城拜访皇帝,都经过了宛平县。宛平县成为了进出首都的一种必经之路。因此,朝廷赏赐百官,以及接见归国士兵,都选择在宛平县设宴。宛平县辖有一块地,名叫先农坛。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农业诸神的重要场所。除了各种祭祀建筑外,还有一块面积三亩的小田地。这是皇帝的私人领地,每年君王都会来到这里亲耕。

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君王亲自耕种逐渐演变成一种仪式。皇帝下田后,他当然不会像平民百姓一样去赶牛,他所要做的就是一手扶着犁,一手举起鞭子,这样就代表了皇帝是已经体验过农事,其实在我们现在看来,这其实就是一个体验下生活。顺便说一下,为了避免这些从未见过皇帝陛下在皇帝面前失礼的老农民,内府每年都会提前对他们进行礼仪培训。皇帝亲自耕种之后,这一年的时间里都会有专门的人来管理这小小的地方,也象征着这是皇帝的亲自生产之结果。

当然,县令按照规定也必须向皇帝的这个土地收税,这就有了收皇帝税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