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土在工程勘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每一次野外钻探,它都是最先出现的对象,且在撰写勘察报告时,描述场地土时,它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填土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若不关注填土在地基基础中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建筑工程问题严重,损失巨大。
填土概念主要指的是人为活动或自然冲积形成的土层,其工程性质与天然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岩土工程设计中,需特别考虑填土的特性。填土的分类主要基于其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和压实填土。对于填土的类型、物质组成和工程性质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试,以全面了解其工程特性。
依据填土的工程性质,合理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基础形式和上部结构的设计参数。若对填土处理效果或质量控制不到位,后期将存在诸多质量隐患,如房屋不均匀沉降、室外管道破损、景观硬质铺贴面下陷、地面下沉等。考虑填土对环境和工程结构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工程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填土的填筑质量和压实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填土作为岩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性质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填土的工程性质复杂多变,主要包括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和压实填土。素填土由单一或多种无机材料组成,其承载力取决于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未经人工压实的填土,一般比较疏松,堆积时间较长的填土,由于土的自重压密作用,也能达到一定的密实度。经过分层压实的填土,能完全保证其均匀性和密实度,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水稳定性。
杂填土一般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杂物,成分复杂,给地质勘察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杂填土的工程性质复杂多变,通常具有不均匀性、高压缩性和低强度等特点。冲填土是指通过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填土,通常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和压缩性。压实填土是经分层压实处理的填土,通过人工或机械压实,密度和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工程性质相对较好。
填土勘察要求根据《工程勘察通用规范》(55017-2021)进行,需详细勘察填土的性质和参数,通过现场参数和原位测试评估填土的性质。若对回填土重视不够,可能引起不同类型的事故,实际工程中已多次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陷事故。总结,填土的分类、工程性质、勘察要求对确保工程安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