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怎样填制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

admin

1) 损益表的结构与内容

损益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概述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帮助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损益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报表头、基本部分和补充资料。

报表头应包含编报单位的名称和日期,通常为月份、季度或年度,以反映整个报告期的财务状况。基本部分详细展示了报告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这些数据通过以下项目计算得出:

- 主营业务收入:企业主要业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 主营业务成本:与企业主要业务相关的实际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承担的税费。

- 其他业务利润:除主营业务外的收入减去相关成本和税费后的净额。

- 营业费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过程中的费用。

- 管理费用:企业日常管理发生的费用。

- 财务费用:企业融资活动产生的费用。

- 投资收益:企业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

- 补贴收入:企业收到的各种补贴和退回的增值税等。

- 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与企业主要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净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后的金额。

2) 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损益表的每个项目都应基于相关会计科目的实际发生数来填写。例如:

- “主营业务收入”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 “主营业务成本”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 税费及附加等项目也应根据相应的会计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的发生数综合分析填列。

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遵循特定的公式,同时需要根据“本年利润”科目的分析填列。所得税项目则根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及明细科目填列。

3) 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分配表详细说明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利润分配情况,以及年末的未分配利润余额。它实际上是损益表的一个重要附表,通常只在年度编制时单独成表。

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涉及三个主要部分:

- 税后利润的增减和调整:可分配利润等于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和其他转入的调整。

-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从可分配利润中扣除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和利润归还投资等。

- 未分配利润:经过分配后,年末未分配利润应与“利润分配”账户的余额核对一致。

利润分配表的具体填列方法涉及多个项目,包括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应付优先股股利等,每个项目都需要根据相应的会计记录和规定进行分析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