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定额中规定的人工消耗量指标,以工日为单位表示,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等内容。其中,基本用工是指完成定额计量单位分项工程的各工序所需的主要用工量,超运距用工是指编制预算定额时考虑的场内运距超过劳动定额考虑的相应运距所需要增加的用工量,辅助用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所需的用工量,这三种用工量按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的劳动定额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人工幅度差是指在编制预算定额时加算的、劳动定额中没有包括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然发生的零星用工量,这部分用工量按前三项用工量之和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确定。
预算定额中规定的材料消耗量指标,以不同的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为单位表示,包括净用量和损耗量。净用量是指实际构成某定额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所需要的材料用量,按不同分项工程的工程特征和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确定。损耗量是指在施工现场发生的材料运输和施工操作的损耗,损耗量在净用量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损耗率计算确定。用量不多、价值不大的材料,在预算定额中不列出数量,合并为“其他材料费”项目,以金额表示,或者以占主要材料的一定百分比表示。
预算定额不同于施工定额,它不是企业内部使用的定额,不具有企业定额的性质。
预算定额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计价定额。因此,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以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来确定预算定额的定额水平。即以该地区、现阶段、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及社会
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程度,来确定预算定额水平。这样的定额水平,才能使大多数
施工企业经过努力,能够用产品的价格收入来补偿生产中的消费,并取得合理的利润。
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编制的。施工定额给出的是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所
以确定预算定额时,水平相对要降低一些。预算定额考虑的是施工中的一般情况,而施
工定额考虑的是施工的特殊情况。预算定额实际考虑的因素比施工定额多,要考虑一个
幅度差,幅度差是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重要区别。所谓幅度差,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
下,定额未包括,而在施工过程中又可能发生而增加的附加额。 企业定额的编制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它不仅要依据和参照全国统一建设工程基础定额和当地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而且要将企业的各种疾质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并反映到编制的定额中,企业定额是企业自己的定额,反映企业自己的素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