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制定审计计划的步骤

admin

1、确定审计对象:一般审计单位是公司、或者是某一个部门;在选择审计对象的过程中,要客观公正,用可以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估。

2、确定审计时长:通常不要短于一年;期间过短,审计单位业务量太少,审计效果会大打折扣;期间过长,会影响审计的时效性。

3、确定审计时间:常规审计时要尽量避开被审计对象特殊时间,比如:月底业绩冲刺、工商税务检查、月末结账等等,会影响审计的效率;

4、确定审计范围:一般需要从主要业务,历史财务数据、上级的特别指示和以前审计资料,初步确定审计范围。

5、确定人员安排:安排专业人员

6、确定费用预算:预计要花多少钱,通常包括差旅费(交通、住宿)以及审计人员的奖金津贴。

拓展资料:

所谓审计计划(Audit Plan),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计划通常可分为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两部分。

审计计划的类型

1、总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做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总体审计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1)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2)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

(3)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

(4)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时间、费用在新准则里换了个新名词叫审计资源,注册会计师必须明白审计资源是多少、如何分配这些审计资源、审计资源还包括审计人员。

(5)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

(6)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风险的评估。审计风险包括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这里说的是客观风险。客观风险与审计证据数量同向变动。主观风险与审计证据数量是反向关系。

(7)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

(8)其他有关内容。

2、具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计划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计划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做的详细规划与说明。一般是通过编制审计程序表的方式体现的。

具体审计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1)审计目标。(2)审计程序。(3)执行人及执行日期。(4)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5)其他有关内容。

审计计划的原则

1. 审计计划应当贯彻于审计全过程

2. 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其他关键成员应当参与审计计划工作

3.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确定可能会影响会计报表的重要事项

4. 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进行适当评估

5. 审计计划的简繁程度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和预定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