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在“会说”之前,首先需要学会结构化倾听。
沟通的起点是听,而不是说,要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在要什么,有什么不满意,在提出什么条件,这才是沟通的基础。
第一步:听明白对方的意图;
“听话外音”,需要一定社会阅历,更需要倾听技巧。
比如:回家晚了,家人说“总这么晚回家,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了?”
“总是回家晚”只是家人的一种情绪。
所以,需要记住几个路标词:总、总是、每次、永远、经常,只要听到了这些,就能想到对方不是在陈述事实,而是在表达情绪。
第二步:让对方知道,我听明白了;(很关键一步,确立信任关系)
听明白对方的真实意图了,就要让对方明白:我听明白了,而且接受了事实。
首先,等对方说完后,沉默三秒。不要等对方才说完就马上接话。
其次,复述对方说的核心思想。
最后,给行动响应,比如继续前面的案例,可以说“明天开始,我一定下班就回家,陪你一起吃饭”。
还有一个小技巧,最后给对方一个开放性问题,顺畅地继续沟通,解决问题。比如:我没回来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如何有逻辑地说话1、确定沟通目的。
想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对方给予什么样的帮助或支持,需要提前想清楚,说起话来自然就能让别人听明白。
2、如果只有一分钟,如何在一分钟内,把事情说清楚。
这一点平时生活工作中多练习,会很快提升说话的逻辑。因为只有一分钟时间,自己就会搜索关键词,要事原则不知不觉就训练起来了。
一场成功的谈话,不是建立在多说话和说漂亮话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把事情讲清楚以及和他人形成信任关系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