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差错,是指会计核算过程中因计量、确认、记录等环节的失误导致的信息偏差。当经济事项或交易纳入会计系统后,需要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形成对信息使用者有价值的会计信息。然而,在这些步骤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错误。
会计差错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如对损益产生重大影响,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并影响期初留存收益,相应调整会计报表的期初数。若不影响损益,则仅调整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而非重大会计差错,其影响较小,不足以误导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表判断。
对于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本期不调整期初数,但需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项目。若对损益有影响,直接计入相应净损益项目;若不影响损益,则调整本期与前期的相同项目。在实际操作中,数额较小的差错账务处理为: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数额较大的差错则涉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库存商品”。
扩展资料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经济事项或交易进入会计系统后,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输出对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在确认、计量、记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差错。会计差错特别是重大差错若不及时、正确地更正,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可能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使其作出错误的决策或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