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妣和考的位置如下:
1、如果是由子女来为父母建造墓穴,那么墓碑上用什么字呢?答案是“考”和“妣”。古人称呼自己亲人的方式有很多,父母在世的时候最常见的称呼自己父亲“家父”、“家严”,称呼别人父亲“令尊”、“令严”;称呼自己母亲“家母”、“家慈”,称呼别人母亲“令堂”、“令慈”。
2、而当父母去世后,为了体现阴阳两隔,这一称呼也变成了“考”和“妣”。其中,“考”是已经过世的父亲,“妣”是已经过世的母亲。成语“如丧考妣”的意思就是,悲伤得好像自己的父母去世了一样。
3、不过,如果有心仔细察看墓碑上的文字排序,就会发现一般是“考”在右侧,“妣”在左侧。这是为了体现男女和地位的区分,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同等条件下男子无论生前死后的地位都要高于女子。
4、这也体现在墓碑碑文上,古代以右为尊,因而代表“一家之主”的父亲的名字也就被写在右侧,而母亲则在左侧。除此之外,有一些墓碑为了体现建造者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还会在“考妣”之前加一个“先”字,来表示尊敬。
5、而以“孝”治天下的古人,将家庭观念摆在道德观的首位,认为人生最悲哀的事就是父母离世。于是就有了一个成语“如丧考妣”,形容人不必要地表现出十分悲伤的样子,就好像父母离世,隐含贬义。
6、而除了“故”、“先”、“考”、“妣”,古人还会根据死者的身份地位,运用其他不同的代称: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 ,大夫死曰“卒”,士人死曰“不禄”……只有什么身份地位也没有得庶人的死,才能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