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性质
美术设计专业大类专业综合科目基础理论考试是为江苏省普通高校招收艺术类--美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专转本”学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省统一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高职(专科)阶段相关专业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水平。考试评价的标准是报考该专业大类的高职(专科)优秀毕业生应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普通本科院校择优选拔,确保招生质量。
二、适用专业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美术学(130401)、绘画(师范)(130402)、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5)、艺术与科技(130509T)、动画(130310)、摄影(130404)、视觉传达设计(130502)、环境设计(130503)、产品设计(130504)、数字媒体艺术(130508)。
三、命题原则
1.通用性原则:本考试大纲依据普通本科院校艺术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对共性专业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归纳和提炼专业大类必备的核心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涵盖相关行业技术领域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2.基础性原则:本考试大纲以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知行合一,促进学习者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3.科学性原则:本考试大纲力求科学、规范,具备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能够真实、准确地检测出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水平。
四、考查内容
(一)课程A:艺术概论
【考查目标】
1.掌握各艺术门类的发展流变、美学与文化特质,加深对艺术学科的理解;
2.掌握运用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艺术现象、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艺术创作、艺术审美、艺术批评、艺术生产、艺术发展等方面进行观察、判断和分析及设计创作;
3.掌握艺术传承与艺术创新的结合,尤其关注当前艺术创意实践,凸显艺术创意鲜明的人文色彩,彰显其厚重的学术品位,并以此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和艺术分析能力;
4.掌握艺术在国画、雕塑、戏曲、影视、舞蹈、民间艺术等领域的文化特质,提升文化赏析及审美水平。
5.掌握重要艺术家的生平、创作思想、主要代表作品和对社会的影响,提升文化底蕴和创作灵感。
【考查内容】
1.艺术起源
1.1艺术起源的各种观点
游戏说观点、巫术说观点和劳动说观点的基本内容。
1.2代表性人物
席勒、斯宾塞、泰勒、费雷泽、沃拉斯切克、恩格斯生平及观点。
2.艺术本质
2.1艺术本质的含义
2.2艺术本质的观点
摹仿、欲望本能、情感表现、符号的基本观点及内涵。
2.3代表性人物
达˙芬奇、弗洛伊德、克罗齐、托尔斯泰、苏珊˙朗格等思想及观点表述。
3.艺术与生活
3.1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反映生活的现象特质。
3.2艺术“变形”艺术“变形”的含义及常用方式。
3.3艺术的真实性特点
审美的假定性、能动的创造性、存在的形象性在艺术真实性中的表现。
4.艺术审美
4.1艺术与美的关系问题
自然美、社会美的含义;艺术美的概念;“丑”与“美”的辩证关系。
4.2美感
“美感”的含义;艺术作品的美感表现形式。
5.国画艺术
5.1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及内涵
5.2代表性人物
吴道子、朱耷、徐悲鸿思想及主要代表作品。
5.3艺术家应当具备的修养
6.雕塑艺术
6.1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历程
6.2代表性人物
米开朗基罗、罗丹生平及主要代表作品。
7.中国戏曲、影视艺术
7.1中国戏曲、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