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腹足纲(Gastropoda)

admin

腹足纲(Gastropoda)的动物身体结构独特,分为头、内脏团和足三个部分。头部分布着一对或两对触角,以及一只眼睛,而足部位于身体的腹侧,宽阔的面部适合于爬行。它们的口内装备有齿舌,这是一种几丁质的舌板,表面长有多个横排的小齿,用于食物的获取。腹足类动物可以是植食性或肉食性。齿舌的多样性是当前腹足类分类的重要依据。这些动物通常拥有一枚由外套膜分泌的螺旋形贝壳,并且壳口有由足部分泌的口盖保护。

图4-17展示了腹足类贝壳的形态及构造,其中1标示了贝壳的不同部分名称,2展示了腹足类动物在生活状态下的样子。腹足与其他软体动物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其内脏团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扭转,导致身体左右不对称。

在贝壳形态方面,腹足动物一般由外套膜分泌的钙质壳所覆盖,内部不进行分隔。壳形变化多端,常见的有塔形、锥形和盘形等。壳体多沿旋转轴旋转,形成螺环,每个螺环之间由缝合线分隔,最后一个螺环称为体环,其余的螺环则组成螺塔。螺环的旋卷在壳体中心留下锥形的空隙称为脐,如果旋卷紧密,则在中心形成一实心的螺轴。壳口位于体环的开口处,其边缘称为口缘,外唇和内唇分别位于壳口的外侧和内侧。壳口的前后端可能分别具有前沟和后沟,外唇边缘也可能有裂口,这些裂口随壳体的增长被壳质填补。口缘具有沟或裂口的称为非全缘式,而口缘完整的则称为全缘式。壳口有时会有用于封闭的口盖。壳面通常具有各种饰纹,分为轴向饰纹和旋向饰纹,包括棱、脊线、瘤和刺等。

腹足动物的分类可以根据其软体特征,如神经索是否交叉、呼吸方式(肺或鳃)及鳃的位置等进行。对于化石的分类,目前还存在不同的意见。常见的纲、目划分及其特征见表4-5,图4-18。

腹足类动物的地质历程可追溯至寒武纪,当时只有少数古腹足目代表出现。到了中奥陶世,腹足类开始发展,中腹足目也随之出现。石炭纪时,后鳃类和肺螺类相继出现,部分中腹足目迁移至非海相环境,而中生代的肺螺亚纲大量占据了非海相环境。总的来说,在古生代末期,腹足类的基本代表物种已经出现,并开始从海洋向淡水和陆地迁移。中生代和古近纪是腹足类多样性和适应性辐射的时期。表4-5列出了腹足纲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