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不逊(拼音:chūyán bùxùn)是一个成语。
出言不逊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张郃传》。出言不逊指说话傲慢、无礼伤人;比喻说出的话非常不谦恭。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张郃传》:图惭,又更谗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出言不逊。
袁绍自感兵力远胜于曹操,无论是对下属的不同建议,还是对当时的战争形势,都缺乏客观地分析,最终导致战场失利。后又缺乏辨别能力,听信小人郭图的一面之词,使张郃有性命之忧,转而投奔曹操。成语告诉人们,待人应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更不可出言不逊。
出言不逊造句:
1、他在会议上出言不逊,结果被大家责备。
2、他的发言常常出言不逊,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
3、这位服务员出言不逊,让客人感到非常生气。
4、小王总是出言不逊,经常伤害到别人的感情。
5、老张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常常对着同事出言不逊。
6、小明对着妈妈出言不逊,让家人都很难过。
7、这位领导每次发言都出言不逊,让听众感到很惊讶。
8、小李对裁判出言不逊,结果被判犯规。
9、她在电话里对着朋友出言不逊,让朋友感到很意外。
10、这位名演员常常在公开场合出言不逊,引起了很多争议。
11、小王对同事出言不逊,结果被领导批评了。
12、他在博客上出言不逊,引起了很多人反感。
13、小明因为考试没考好,对着父母出言不逊。
14、这位球星在比赛中对着裁判出言不逊,被罚下场。
15、小王对着顾客出言不逊,结果被解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