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简单说下:
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收入类、费用类
资产类: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应收往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前面3个是可流动的,后面2个是非流动的。
负债类:主要包括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往来等;这些都是可流动的,日常接触到的很少有非流动的。
所有者权益类:这个就几个科目,不细说了。注意未分配利润受收入和费用类科目影响。
成本类: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分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制造费用主要指为生产服务所发生的材料、人工等其他杂七杂八费用。这几项就是常说的料、工、费。
收入类:主要指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费用类:包括了对应收入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期间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举个简单的流程:企业取得生产合同,进行材料采购,然后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发生料工费;最后制造费用根据材料或者工时等进行分摊,然后和生产成本形成库存商品,库存商品销售后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库存商品的成本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再扣除一些对应的期间费用,就形成了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就是净利润。最终影响到资产负债表的当期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再回答下你所罗列的问题:
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是结转收入时发生的,对应的是库存商品。
即: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制造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维修设备发生的维修费等等为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
具体的关系呢,就是最基础的了:
资产=权益,扩展开就是资产=债权人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是静态的,如果进行生产经营,就成动态的,如下方所列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成本已结转到费用里面了。所以和费用的借贷方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