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
2、构建政府、部门、企业、群众共同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
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核心。
4、建筑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包括群策群力制度。
5、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6、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应于1小时内向有关政府部门报告。
7、新取证人员需有3个月的实习操作期。
8、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安全责任心。
9、建筑起重机械司机负责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的运行。
10、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须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11、《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正本中不包含工作单位信息。
12、持证人员需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办理延期复核手续。
13、特种作业人员年度培训时数不少于24学时。
14、首次取证的特种作业人员需在专人指导下实习操作。
15、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有效期为2年。
16、没有违反《安全生产法》的行为包括迅速逃离火灾现场。
17、发生火灾时应拨打119报警。
18、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公司、项目、班组三级。
19、紧急情况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属于班组级安全教育内容。
20、搭设高度50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属于专家论证范围。
21、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
22、安全防护用品按防护部位分为八类。
23、绝缘手套应根据电压等级选用。
24、安全带应在使用2年后进行一次检查。
25、接触酸碱作业需戴防护手套。
26、高处作业高度超过2米时,需系好安全带。
27、在塔式起重机回转半径以内区域的加工作业区应设置防护棚。
28、安装外墙门、窗时,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29、高处作业平台应具有防滑性能。
30、高处作业高度超过30米时,防护棚顶部应设置双层防护。
31、高处作业高度为最大值。
32、三级高处作业的坠落高度为15~30米。
33、深度超过2米的洞口周边应设置防护设施。
34、我国消防工作方针为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5、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要求,脚手架内的作业层应设置不少于2处与主体建筑内相衔接的通道。
36、临时设施区域每100平方米应配备2个10升灭火器。
37、边长大于150cm的大洞口应设置防护栏杆。
38、焊割作业防火安全要求包括乙炔瓶应安装回火防止器。
39、施工现场临边作业不包括交叉作业中的接料平台。
40、地下工程施工防火安全要求包括施工人员不得在室内配制危险化学品溶液。
41、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应设在水源充足、消防车能驶到的地方,且大门应向外开启。
42、干粉灭火器的射程约为4.5米。
43、电线坠地或设备漏电时,应保持10米以上距离。
44、配电箱一般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材料制作。
45、多台夯土机械工作时,左右间距不得小于10米,前后间距不得小于5米。
46、适用于扑救金属火灾的是D类干粉。
47、使用移动梯和折梯时需要专人看管、监护。
48、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禁止在潮湿场所使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49、油漆室内作业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照明电气设备必须使用防爆灯头。
50、安全防护用品应以实物形式发放。
51、金属容器内施工时,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
52、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米。
53、白炽灯和日光灯等普通灯具距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300毫米。
54、生活区消防责任制应建立,生活区内应设置消火栓或不小于20立方米的蓄水池。
55、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
56、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底部,应当高出自然地坪50毫米,周围应设置排水设施。
57、钢筋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时,当温度低于-20℃时,严禁对低合金钢筋进行冷弯。
58、上下操作隔断的横向安全距离,应大于相应高度的坠落半径。
59、砖砌火炉壁厚不得小于30厘米。
60、室内明敷主干电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米。
61、已做防火保护层的火炉距可燃物的距离不得小于70厘米。
62、春季冻土融化时,应随时观察设备基础是否发生沉降。
63、锅炉房门的开启方向应是向外。
64、安全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图形(边框)或文字构成,是用以表达安全信息的标志。
65、禁止标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