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范围、目的和方法

admin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从而避免产生冷裂纹。焊前预热通常在100至200摄氏度范围内进行,而后热则是一种缓冷措施,温度控制在200至300摄氏度之间。后热的作用不仅是缓冷,还能使焊缝中的氢扩散出来,防止氢集聚导致裂纹。后热的保温时间应根据工件的厚度来确定,通常不少于0.5小时。

焊后热处理的方法包括简化和激化两种类型,具体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1. 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例如消除应力的退火,温度一般在600至700摄氏度之间。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2. 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正火,温度在950至1150摄氏度之间。这种处理可以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例如,不锈钢的固熔稳定化处理,温度大约在1050摄氏度,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尤其是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3. 先进行高于上转变温度的处理,再进行低于下转变温度的热处理,例如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等。

4. 在上下转变温度之间进行的焊后热处理,温度在750至900摄氏度之间。这种处理可以用于某些材料的实效强化重结晶退火等。

若想更详细地了解焊后热处理,建议查阅相关书籍,以获得更深入的知识。如有错误,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