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肌的起点是肱骨体下半部的前面,止点是尺骨粗隆。
肱肌的起点位于肱骨体下半部的前面,这部分的肱骨干提供了稳定的起点,为肱肌的纤维束提供了附着的基础。肱骨干是连接肩关节和肘关节的长骨,它的坚硬质地确保了肱肌在运动时的稳定性。
关于肱肌的止点,是在尺骨粗隆上。尺骨是前臂的一根长骨,位于桡骨的旁边。尺骨粗隆是尺骨的一个突起,位于尺骨的近端。肱肌的纤维束通过这个粗隆与尺骨相连,当肱肌收缩时,它会拉动尺骨,进而影响前臂和肘关节的运动。
肱肌与肘关节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当肱肌收缩时,它会协助屈曲肘关节。这种屈曲动作在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中都很常见,例如在举重、投掷或攀岩等活动中,肱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肱肌的起点和止点的特点与其功能相匹配。肱肌的主要功能是屈曲肘关节,而其起点和止点的设置确保了肌肉在收缩时能够产生足够的力来有效地完成这一动作。
训练肱肌的方法:
1、杠铃弯举:身体直立,中握距(同肩宽)正握杠铃,垂于体前。两上臂贴紧身体两侧,向上弯举,注意力集中在整个肱二头肌上,至肱二头肌完全收紧稍停。然后缓慢控制的还原,以使肘部得到完全的伸展。标准次数组应刻意伸直胳膊;但8次以下(承重较大)为避免肘关节和肌腱无谓受伤,应保持胳膊自然的屈伸度。
2、哑铃交替弯举:身体直立(也可坐在凳端或垂直靠背凳上),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两肘贴靠身体两侧。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举,同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举至最高点收紧肱二头肌,稍停。
然后控制性还原。接着另一臂做相同动作。前臂和腕外旋是为了充分收缩肱二头肌和锻炼肱二头肌内侧头,更好地分离肱二头肌。
3、斜托杠铃弯举:坐在斜托凳(牧师椅)上,也可采用站姿,胸靠斜板,上臂放在斜板上,两手反握杠铃,臂伸直,保持身体稳定。用力将杠铃弯举到最高点,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