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骨巨细胞瘤,首先要通过辅助检查手段获取关键信息。
1. 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显示骨端的溶骨性破坏,偏心且可能有膨胀,但无钙化和成骨特征。增强CT有助于观察肿瘤边界、范围及血运情况。MRI虽能更清晰显示肿瘤边界,但不如CT直观。ECT在少数情况下能发现多发病灶,因此全身骨扫描必不可少,尤其是怀疑多发情况时。
2. 化验检查方面,骨巨细胞瘤并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因此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
3. 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包括组织学分析。HE切片可见巨细胞和梭形细胞,但已不再按分级区分。临床、影像和病理三者结合至关重要,若发现不符,需谨慎鉴别。
鉴别诊断中,需注意动脉瘤样骨囊肿,常见于青少年,常合并其他肿瘤。单发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在脊柱附件的影像表现可能与骨巨细胞瘤混淆,但肢体部位的X线表现差异较大。骨肉瘤是青少年常见病,主要在长骨干骺端,病程短,影像上可见骨破坏、成骨、边界不清,伴有骨膜反应和软组织包块。骨囊肿则多发于青少年,肱骨和股骨近端常见,骨折首发,X线表现为中心性、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晰且CT无强化。
扩展资料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简称GCT)为骨原发的良性侵袭性肿瘤,占原发骨肿瘤的20%,早期将其分在低度恶性中,后分为中间性(良恶性之间),现在的分类为良性侵袭性肿瘤(3期)。可以看出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复杂,多变。骨巨细胞瘤病因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