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你好!我来补充一下。
中国的教育是从中国古典作品开始的,而不是宗教组织。中国早期任命受过教育的官员管理帝国,隋朝建立了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唐太宗完善了科举制度。它于1905年清末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教育。古代教育
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式。夏、商、周“设库、令、学、校以教”,西周则建立了典型的官学体系,分为“国学”和“乡学”,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礼乐射书数)。其典型特征是“学在政府”、“政教合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盛。孔子的私塾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据说孔子有3000个弟子。春秋时期私学的发展是中国教育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促成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废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政治、思想和教育之间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成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既束缚了社会思想,也束缚了形式上的创造性。直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才下令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当代教育
清末,中国开始出现具有现代教育方法的学校,现代教育制度在20世纪不断完善。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在90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间资本开始进入教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