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简述土地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联系与区别

admin

联系: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

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土地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和开发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土地供给。

土地自然供给是指土地从总体数量上对人类的供给,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是静态无弹性的。相对的另一种供给为经济供给,是指针对某一种用途,土地所能提供的供给,是自然供给中人类实际利用的部分,其曲线是动态有弹性的。

区别:

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土地的经济特征:

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增值性。

5.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6.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7.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扩展资料

供给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于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因强调供给(即生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而得名。又可分为以美国经济学家有罗伯特·孟德尔、阿瑟·拉弗、万尼斯基、诺尔曼·图尔和保罗·罗伯茨为代表的激进派供给经济学,和以M·费尔德斯坦(M.Feldstein)为代表的温和派供给经济学。

一般所说的供给经济学是指前者。这一派的主要理论观点是:

第一,美国经济当前的关键问题在于供给,即在于生产率低下,供给不足,而不像凯恩斯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

第二,信奉萨伊定理,认为供给创造需求这一观点在现代仍然是正确的。

第三,为了刺激生产,必须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