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就是对这个人的处境或遭遇产生了同情,而在对其产生同情之前,是没有这种心理的。
所以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突然转变,哪怕之前是咬牙切齿的恨着对方,一旦对方的境遇变得令人可怜,也就无法对其恨得起来了,其实凡是动恻隐之心的人,心底都是非常善良的。
【出处】朱自清 《论吃饭》:“给他们饭吃,固然也有一二成出于慈善心,就是恻隐心,但是八九成是怕他们,怕他们铤而走险。”
相关词语:
1、恻隐
[cè yǐn]
(形)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不忍:~之心。
2、同情
[tóng qíng]
(动)①对于别人遭遇在感情上产生共鸣:非常~她的不幸遭遇。②对于别人的行动表示赞同:~他们的斗争。
3、可怜
[kě lián]
(动)怜悯。[近]怜悯。②(形)值得怜悯。[近]可惜。③(形)(数量少或质量差得)不值得提起:他的知识贫乏得~|少得~。
4、轸恤
[zhěn xù]
见'轸恤'。
5、怜惜
[lián xī]
(动)同情而且爱护:~病残,尽力相助。[近]怜悯|爱惜。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