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尺关节是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组关节共同组成,这些关节被包裹在一个关节囊中,形成了肘关节的复关节结构。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和尺骨半月切迹构成,属于蜗状关节,是肘关节的主要部分,负责肘部的屈伸运动。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的肱桡关节则是球窝关节,参与到肘部的屈伸和旋转运动中。
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属于车轴关节,与肘部的旋转运动密切相关。关节囊附着在各关节面的骨面上,而肱骨内、外上髁则位于囊的外部。关节囊在前后方向较为松弛,而两侧则有增厚的侧副韧带,包括尺侧副韧带和桡侧副韧带,它们分别起到防止肘关节侧屈和稳定关节的作用。
在幼儿中,4岁以下的由于桡骨头发育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可能导致肘关节在牵拉前臂时出现桡骨头半脱位。肘关节的运动特性还包括,在伸直状态下,通过比较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咀尖的位置,可以鉴别肘关节脱位或肱骨髁上骨折。此外,肘关节的运动范围和方向对骨折和脱位诊断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跌倒时,一侧手掌着地可能导致肘关节后脱位。
肱尺关节允许沿略斜的额状轴进行屈伸运动,而桡尺近侧关节和远侧关节作为联合关节,负责前臂的旋转运动。尽管肱桡关节作为球窝关节,主要参与屈伸和垂直轴旋转,但不能独立进行矢状轴的内收和外展运动。肘关节的整体结构由肱骨下端与尺骨和桡骨上端的结合,通过这三个关节的协同工作,共同完成肘部的各种复杂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