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力量:力量素质是指肌肉收缩克服阻力和对抗阻力的能力,它是人体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进行各项运动的基础。通过跳远运动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的力量素质。
二、速度:速度素质的发展通常采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练习。这些练习应在精力充沛、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各种练习可以交替进行。
三、耐力:12分钟跑是一种流行的运动方式,对于发展有氧耐力和提高心血管功能效果较好。通过跑完12分钟,并根据自己跑的距离查看评分表,可以了解自己的有氧代谢能力水平。
四、灵敏:灵敏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练习实现:
1. 在跑、跳中进行迅速改变方向的各种跑、躲闪、突然起动以及各种快速急停和迅速转体练习。
2. 进行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
3. 完成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如用"之字跑"、"躲闪跑"、"穿梭跑"和"立卧撑"四项组成的综合性练习。
五、柔韧:柔韧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加大动作幅度的练习,即拉长肌肉、肌腱、韧带和皮肤。所有的柔韧练习至少连续做5~10次,动作幅度应逐步加大,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要交替进行,并需持之以恒。
扩展资料:
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现状显示,从力量素质来看,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下肢和上肢力量以及力量耐力发展各有特点。下肢力量(20-39岁)随年龄增长而持续下降,下降幅度男性稍大于女性;南方优于北方;非体力劳动者优于体力劳动者,优于农民。上肢力量表现为35岁前成年人的握力持续增长,此后随年龄增长握力逐渐下降。女性的上肢力量持续发展时间长于男性,且增长率大于男性。
从柔韧素质来看,成年和老年人各年龄段柔韧素质的变化特点是:20-24岁时男、女的坐位体前屈在11-12厘米之间,随年龄增长,坐位体前屈男、女均持续性下降,但女性下降幅度低于男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身体素质